不合规药品为何能“一路畅通”
不合规药品为何能“一路畅通”
秋实
2020年12月18日08: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1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涉及多个生产企业的11种药品,其中5种为中药、4种为注射用针剂,还有2种为复方制剂。为何不合规药品依然能够在市场上流通?专家分析,此次药品不合规所涉及的问题不仅起源于生产端,也涉及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建议加强全链条药品监管。(12月17日《经济参考报》)
不合规药品既然能够“一路畅通”,说明中间环节的阻截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提醒我们,药品监管不仅要紧盯生产环节,还要强化对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这有利于发现生产环节遗留下来的问题,从而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发现流通和使用环节出现的新问题,比如药品变质等。
药品生产企业也得强化自身责任,除了要确保生产环节不出现质量问题外,还应该由药品生产流通的前端向后端实施质量监督与约束,比如,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及时召回;对药品流通企业的运输、仓储条件提高要求并进行检查;对末端使用信息进行收集反馈;畅通临期药和过期药回收渠道等。药品销售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全面的售后服务必不可少。
医院等药品买方的质量监督意识也应加强,以便从后端向前端进行质量倒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促进整改。对于其他普通商品,无论是中间商还是消费者,只要发现质量问题,都会迅速向上反馈并追责,甚至还可以要求多倍赔偿。不仅如此,普通商品还建立了先行赔付规则,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直接要求销售者担责,不必去找生产厂家。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又是市场的一个基本规律。药品这个更需确保质量的特殊商品,更应加强对质量倒查规则的应用。
临床上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患者或家属发现药品或医疗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在输液管里发现异物时,医院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输液管为正规渠道采购,并经过严格的检验,有产品合格证,以此来证明自己没错,并认为即使有错,那也是生产厂家和质监部门的错。这背后的逻辑是,医院作为药品的买方,对质量没有倒查责任,在此背景下,患者作为受害者,是告医院还是告生产厂家,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药品流通企业、医院、药店等中间主体虽然不是药品的最终使用者,但相对于上游的生产厂家而言,又都属于买方。假如强化了买方的质量监督意识和质量倒查责任,就动员起了一股强大的体系内部监督力量,这是外部监督力量所不能代替的。并且,这股监督力量不仅能够溯及最前端的生产厂家,而且由于相互之间已构成了买卖关系,也能进行相互监督。这样一来,不合规药品就容易被及时发现,很难再从上到下“一路畅通”。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广西启动药品生产许可重新发证工作
广西药监局召开2020年度全区药品生产风险会商会议
人社部:强化登记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畅通入口提供保障
延吉市开展节前药品流通专项检查
陕西省出台9条措施助力药品流通行业发展
畅通流通渠道加强市场监管 黑龙江省多举措保障“菜篮子”物丰价稳
宁夏将实现药品生产经营电子监管
重庆:1万余个儿童之家畅通服务儿童“最后一公里”
精彩图集
声明:该文来源于互联网,观点仅代表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